時間:2006-06-26 閱讀數:1431
雨季已過,榕城迎來夏季炙熱的陽光,然而榕城大多數建材商的心情并未像天氣一樣有所好轉。擺在建材商們眼前的是每年六七八月的裝修淡季。而此前房地產宏觀調控對建材市場的間接影響已初露端倪。如何度過或者說如何熬過淡季成為眼下大多數建材商家首要考慮的問題。記者近日在采訪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對于2006年是裝修淡季的說法幾乎所有的建材商都毫不諱言,而提起目前全民關注的“國六條”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這些建材商更是略顯無奈。他們稱新政肯定會對建材市場有影響,但影響有多大,尚不好估算,目前只能靜觀其變。
市場走淡
從歷年的裝修市場銷售狀況來看,二月的春節和六七八月的夏季是傳統的淡季,然而2006年的建材市場從春節至今為止,都是處于一個銷售淡季。
福州一傳統攤位制建材市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整個市場的營業額下降了20%~30%。這個數據在另一建材市場的負責人那也得到了證實,這位負責人稱,數據只是保守估算,有的建材商家營業額下降還不止這個數。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建材市場出乎意料地持續淡季呢?從對多個建材市場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三個大原因。
“同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新政出臺前房地產火爆不無關系”,上渡建材市場的管理者蔡先生認為,房價一直在上漲,而且漲幅頗高,炒房行為增多,住宅的空關率居高不下,新房裝修的數量并沒有想像中的多。蔡先生稱,自己曾做過小區調查,今年許多新的住宅小區入住率都不高,尤其是新區小區住宅夜晚有一半以上燈是暗的,炒房行為造成小區空關率高的情況在今年尤其突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于工薪階層來說,高房價本身就讓買房者不堪重負,自然就會減少裝修預算。因此,房地產市場炒房行為增多、空關率高、新房裝修率不高造成了今年裝修市場旺季不旺。
建材市場競爭加劇,讓建材購買者分流,也是造成裝修市場淡季因素之一。近幾年,福州建材商圈的發展有目共睹。從最早的福州廣達路裝修材料一條街,到南方建材市場、黎明建材市場、廣達路匯多利市場三雄鼎立,再到目前連江路建材市場、黎明建材市場、廣達路裝修市場、福州上渡建材市場四強爭雄的局面,前前后后不過幾年時間。黎明建材商圈因為百安居的入駐略顯強勢,6月18日,原本逐步淡出的黎明建材市場在原商圈內易址重張,并打出低價戰,讓黎明商圈再次引人注目。連江路建材市場因為傳統的南方建材市場再加之去年開業的喜盈門一躍成為福州最強的建材商圈,有數據顯示,福州有40%的裝修建材成交量在連江路上。喜盈門建材家具廣場的有關負責人稱,眾多的建材市場都在擴充自己的實力,激烈的競爭自然分流了不少客戶,讓大多的建材市場都明顯感覺市場不夠旺盛。
“這雨下得讓人臉都綠了。”一位多年經營木地板品牌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四五月份本不是建材的淡季,原本打算在這兩個月里沖擊一下銷售業績,但過長的雨季卻讓銷售業績一落千丈。有業內人士分析,在福州的裝修業界里以及大多數的裝修業主心中,雨季并不適合裝修,一些準備在年后裝修的業主正好遇上雨季,不得不將裝修計劃延后等待雨季停止,自然也就減少了購買建材產品的計劃,以至于大多數的建材市場“一度門前冷落”。
新政影響
經歷了上半年的淡季,迎來了年度的自然淡季(六至八月),今年建材商家恐怕無法再像以往一樣坦然面對淡季的過渡,因為建材商們也要面對五月下旬房地產新政的影響。那么,房地產宏觀調控對建材市場的影響如何?建材商家紛紛表示,作為房地產的下游企業,只要房地產市場一有變動,建材市場肯定備受牽連。一建材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如同大多數人一樣,建材商家都在觀望調控的結果。
南方家園建材超市的負責人林總認為此次新政力度較大,對于建材市場的影響應該是有利有弊的。林總說,如果新政能抑制房價,讓大多數人買得起房,買房者壓力會減輕很多,自然會提高生活品位,將原本要一省再省的裝修預算放寬,那么,對建材市場來說,將是一個好現象,從這方面來說,新政對建材市場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然而,就目前而言,許多消費者執幣觀望,房地產市場不再火爆,二手房市場成交率也明顯降低,裝修行為自然減少。當然,房地產調控的效應會滯后出現,因為很多在新政調控之前買了房的人正在裝修階段,他們對建材家居產品的需求并沒有隨著新政的出臺而轉移或消失;而新政影響的是正準備買房的人,這部分消費者還沒有裝修的需求。林總稱,雖然目前新政還沒有產生直接的影響,但這種觀望的時間一長,自然會對建材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
上渡建材市場的蔡先生稱,此次新政的具體細節還在制定之中,但不管如何制定都會對建材行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他估計,裝修市場的淡季現象會因為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持續到年底。
重新洗牌
淡季之下,如何渡過難關并發展下去,成為眾多建材市場和商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據記者了解,為了促進淡季銷售,部分有實力的商家紛紛打出價格戰,吸引客源,渡過難關,一些實力較弱者已頗感壓力。有業內人士預測,家居建材行業在激烈競爭中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有實力和特色的建材城會更加穩固自己的地位,一些經營不善的建材城將逐漸退出市場,明年這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格局將會更加明顯。
來源《海峽都市報》
下一篇: 福州又增建材城
友情鏈接: